郑小良:烙画三十载 小葫芦绘出大天地
葫芦,良烙芦绘因谐音“福禄”,画载自古以来被民间视为吉祥之物,小葫在葫芦上作画更是天地一门流传民间已久的传统技艺。时光流转至今天,良烙芦绘在合肥,画载也有一位专门在葫芦上烙画的小葫人,他叫郑小良。天地烙铁代笔,良烙芦绘以火为墨,画载一画就是小葫三十载时光。近日,天地合肥报业全媒体《社区大咖秀》栏目组来到郑小良工作室,良烙芦绘听这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与葫芦烙画的画载故事。
缘起兴趣忠于热爱
走进位于裕丰花市的小葫郑小良画廊,不大的店面里摆满了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葫芦,捻着葫芦藤轻轻转一圈,你会看见绘着或人物、或山水风景、或飞鸟走兽等图案,小小的葫芦上竟蕴含着万千世界。
见到记者,郑小良兴致勃勃地拿出变温器、烙笔、各种粗细的笔头……一一摆好,一手调试着烙笔温度,一手细细描绘,不一会儿,一匹骏马呼之欲出,灵动十足。
郑小良告诉记者,葫芦烙画看似简单,用烙笔画出同毛笔作画一样的神韵来实属不易,需要一定的画画基础。从小学画画的郑小良,十几岁便在报纸上发表插画。1982年从安徽省轻工业学校毕业后,郑小良来到当时号称“花园工厂”的合肥工艺美术厂担任设计师。在火笔画车间,郑小良第一次被烙画深深吸引,拿起电烙笔,郑小良一画就上了瘾。
1992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以往在木板、宣纸上烙画的郑小良与葫芦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年,广州举办中华百绝博览会,挑选一百个有绝活的奇人去展示看家本领,“烙画一绝”的郑小良也被邀请前去。就在这次博览会上,郑小良看到有人在葫芦上烙画,立刻被惊艳到了。他找那人买了四五个白葫芦,回来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葫芦上。
耗费一年大作才成
即使有多年的国画基础和烙画经验,郑小良还是觉得,葫芦烙画难度不小。由于笔法不熟,画出的线条弯弯曲曲,也不流畅,郑小良画废了不少葫芦。一不小心,通着电的电烙铁不是烫着手,就是烫破衣裳。
慢慢地郑小良摸索出了诀窍,找到感觉后烙起画来更加得心应手。而后他又将自己的国画基础优势发挥到极致,运用传统线描的技法,让每件作品既有国画的深浅韵味,又有浮雕的效果。
郑小良的成名作是《五百罗汉》。让密集的人物在葫芦上显得丰满又不拥挤,着实花费了郑小良不少心思和功夫。“从最开始挑选葫芦,到构图布局,再到用铅笔打稿轮廓、更换烙笔笔头,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郑小良向记者展示了《五百罗汉》的平面图,一个大约20厘米大小的葫芦上,每一位罗汉的脸庞只有绿豆般大小,神情、姿态、衣饰各不相同,栩栩如生。“这么多的人物,又过于微小,眼睛都看不清线条了,稍微一愣神一笔画错,整个葫芦就要作废。”画到后来,细小的人物已经不用郑小良双眼紧盯,五官、神情全在他心中,凭手感就能绘出。
前前后后花费一年时间,郑小良终于创作出《五百罗汉》。这件开创了微型烙画先河的艺术品也被选中参加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并被收纳集册。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一只葫芦,一支烙笔,凭借30年的匠心独运和创作不辍,郑小良在2006年、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默默坚守着这门艺术的同时,郑小良也希望有人能接过自己手中的烙笔,让中华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现在,国家和安徽省文化厅非常重视非遗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门技艺,尤其是年轻人。”欣喜的同时,郑小良隐隐有些担心。“跟我学习的人很多,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很少。我在想,如果这门技艺不传递下去也许有一天就会消失吧。”
为了把中国传统技艺发扬下去,郑小良带着自己的这门手艺走进学校、社区,在合肥市文化馆每年暑期举办的非遗培训班里,郑小良倾囊相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葫芦烙画。
谈及未来的路,郑小良表示,如果传人难觅,那就继续坚守这一方小天地。“从2004年开始走向市场到现在,看到我们的作品很受欢迎,心里还是充满了希望。现在更多的想法是,不求做大,但求做精。我想把烙画这条路走得更远,一直走下去。”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胡琪
(责任编辑:百科)
-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将带领大家探索一系列免费观看、在线观看的视频资源,包括网络内容、评论、演员信息等,以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村庄,这里的村长 ...[详细]
-
2月11日,演员在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广场天幕剧场表演梆剧《秦香莲后传》。当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开展文化惠民戏曲精品剧目展演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看大戏,活动将持续到2月20日。新华社发刘勤利 摄)[ ...[详细]
-
本报讯(记者张莹)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文旅市场亮点纷呈,假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旅游方面,休闲度假旅游持续升温,周边游、自驾游备受游客青睐。为让外地游客感受马鞍山独特年味的民风民俗,我市推出“寻找乡味·体 ...[详细]
-
蒙城县春晚岳坊镇“村晚”民俗踩街表演春节期间,作为中国曲艺之乡的蒙城县城乡互动,纷纷通过县春晚、村及社区“村晚”以及民俗展演、民俗踩街、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多种方式的文体活动喜迎新春。正月初一,由 ...[详细]
-
本文目录导读:免费观看与在线观看视频信息与剧情介绍演员信息在六人行公寓的精彩故事中,第二集的剧情引人入胜,本集以六位主角的混战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免费观看 ...[详细]
-
本报讯(陶越记者徐媛)2月1日,记者在市文明办获悉,2018年12月“安徽好人”名单已公布,安庆潜山市王河镇小伙汪全浩、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周凯名列其中。汪全浩,安庆潜山市王河镇人,生前系广东清远 ...[详细]
-
己亥新春,本报特邀约我市部分书画名家为广大读者奉上一道艺术大餐。这些书画作品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多彩的艺术语言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书画师们对美好生活的诠释和感悟,对祖国、 ...[详细]
-
蒙城县春晚岳坊镇“村晚”民俗踩街表演春节期间,作为中国曲艺之乡的蒙城县城乡互动,纷纷通过县春晚、村及社区“村晚”以及民俗展演、民俗踩街、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多种方式的文体活动喜迎新春。正月初一,由 ...[详细]
-
本文目录导读:评论分析演员信息免费观看与在线观看剧情介绍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信息如热带暴风雨般汹涌澎湃,本文将带您遍历网络内容、评论、演员信息等,为您生成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以及剧情介绍等。通 ...[详细]
-
○手制灯笼让孩子们欢乐开怀○萌娃领舞社区庙会嗨翻全场什么是过年?过年不只是聚在一起吃饱喝足,也不是物质消费,而是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贯穿其中。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都不该让 ...[详细]